林阳
尽管欧洲的山城小镇我去过不少,可捷克的卡罗维发利,还是令我眼前一亮。
时值深秋,天空澄澈如洗,山间层林尽染,没有大风袭扰,斑斓的树叶恋恋不舍地缀在枝头,肆意绽放着最后的灿烂。泰普拉河自西南来,到卡罗维发利转了个优雅的弯儿,朝西北的奥赫热河而去;河底泛着暖黄,与青绿的河水相互交融。河岸两侧,四五层高的建筑鳞次栉比,每一栋都披着华丽的“外衣”,底商多为时尚品牌,装潢现代,特别是橱窗陈列,新颖别致。街道整洁,碎石铺就的路面不见一片纸屑、一个烟头,环顾四周,甚至没有吸烟的行人。空气纯净、清冽,让人忍不住大口深呼吸……
卡罗维发利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小镇,还以温泉闻名于世。相传1370年,查理四世在此狩猎,一只被射伤的小鹿跳入山谷中的温泉,当它再度出现时,伤腿竟奇迹般痊愈,飞快地逃脱。查理四世颇感惊奇,他找到温泉,将疲乏的双腿放入,果然疗愈。于是,他下令在此修建小镇,这座小镇因而得名“查理温泉”。从十六世纪起,卡罗维发利成为欧洲贵族与社会名流的疗养胜地。
卡罗维发利之所以名扬天下,亦得益于电影。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通常在7月举行,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之一,也是中东欧地区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吸引了众多国际影星。相较于部分商业气息浓厚的国际电影节,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专注于电影本身,氛围亲和,影迷和创作者的交流机会更多,故有“电影作者的圣地”之美誉。小镇的标志性建筑普普大饭店,曾是电影《终极假期》和《007:大战皇家赌场》的取景地,也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酒店原型。更值得中国人关注的是,1988年,由谢晋执导,姜文、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获得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水晶球奖,这是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获得该荣誉。
小镇里分布着十三处主要温泉,并建有数座柱廊,方便人们取用温泉水。温泉水可以直接饮用,水温在41摄氏度至72摄氏度不等。
入乡随俗,必须买一个当地产的小瓷壶,美其名曰“温泉杯”。温泉杯的造型、图案各异,但壶嘴一定高过壶身,考虑再三,我选择了波希米亚风格的长颈鹿温泉杯。沿着泰普拉河,我穿梭于各个柱廊之间,品尝不同的温泉水。由于富含二氧化碳,加之当地多硫矿、盐矿,水里带着咸味与硫黄味,算不上好喝,倒是难得的体验。热温泉回廊是“大热泉”,水温高达72摄氏度,喷泉高度有12米,非常壮观;欣赏完,自然还要尝一尝。
除了温泉水、温泉杯,还有温泉饼。温泉饼圆圆的,味道偏甜,有点像维夫饼干,就着温泉水吃,别有一番风味。
卡罗维发利的温泉水也是酿造“冰爵酒”的关键配料,它能与草本植物、香料完美融合,形成奇妙的味觉体验。搭配柠檬汁低温饮用,口感绵软,香气四溢。
漫步于小镇中心,融合巴洛克、洛可可、拜占庭、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曾吸引包括歌德、贝多芬、普希金、肖邦、马克思在内的众多欧洲名流前来疗养、游历、创作,马克思《资本论》的初稿就是在这里完成的。部分建筑的墙上挂着铜牌,定格了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
吃完晚餐,夕照依旧绚烂,我举起手机,定格这天赐的美景。同行的朋友连连赞叹:“太美了!都不知拍了多少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