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仙座流星带着璀璨光芒划过“上海星空之窗”的澄澈夜空,东滩湿地公园一场“一起去看英仙座流星雨”主题嘉年华温情启幕,线下露营地游客伴着晚风静候星落,线上直播间里数万网友同步“云端共赏”。这场跨越虚实的观星盛会,正是崇明以数智气象为支撑,深耕“星空旅游”新业态,推动“生态+气象+文旅”深度融合,让气候资源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成为文旅“星”经济的生动注脚。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常年保持上海市空气质量最优、光污染最低、大气透明度最高的生态优势,拥有“上海星空之窗”的美誉。为让观星体验更具科学性,崇明区气象局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选取云量、能见度、温度等7项气象要素,叠加光污染、空气质量等影响因素,构建了一套观星适宜性评估方法,实现观星条件的量化分析。相关精细化预报产品通过“上海知天气”APP、“上海崇明”APP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覆盖东滩湿地公园、瀛东度假村等重点推荐观星点,推动观星从“随机观测”向“科学规划”转型升级。
为推动星空旅游产业高品质、规范化发展,崇明区气象局联合区文化和旅游局制定《崇明星空旅游示范点评选标准》,从环境质量、观星条件、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多维度进行规范。经过自愿申报、材料审核、公开评审等程序,遴选出8个涵盖湿地、乡村、湖畔、森林、郊野公园及高端酒店等多元场景的星空旅游示范点,形成“全域联动、特色互补”的示范矩阵,为产业规模化、品质化发展筑牢根基。
在重大天文活动和特色旅游场景中,气象服务的深度融入不断丰富星空旅游内涵。2024年双子座流星雨、2025年七星连珠等天文奇观期间,气象部门提供《崇明观星气象条件分析》专项服务,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区气象局还参与建设集“科学、趣味、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天文气象馆,开设了科普游、研学游等特色主题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媒体传播,持续扩大“上海星空之窗”品牌影响力,提升公众认知度与旅游吸引力。
未来,崇明区气象局将继续立足本地生态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气候生态产品,构建“气象+”多元服务体系,持续推动气候资源优势转化为崇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作者:顾薇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