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爱情谷“爱心桥”。
□姚继丽
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秋已末,树叶草木已黄。季节以独有的景致,将家乡这片土地点染成一幅画儿,爱情谷也就此落定了韵脚。
晓雾轻笼,惠风和畅。沿天长山路,信步走在通向爱情谷的硅胶人行路上。绥芬河市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爱情谷,如披上一层薄纱银裳。隐于薄雾间的“爱心桥”,轮廓在朦胧中若隐若现,一缕暖阳就悄悄地钻了进来,脚步轻轻地,怕惊扰了谷里的晨梦,轻柔地在爱情谷里的“爱心桥”、十六枚心形红色的爱心环上,洒下薄薄一层晨晖的暖。当雾尚未散尽,雾气遇到暖,桥廊的木制栏栅上,凝成一排排细密的露珠,莹莹裹着水光。待雾消开,太阳升起,悠然地将天空涤成一片透亮的淡蓝。阳光铺满了“爱心桥”长廊,十六枚红色爱心环,渐次清晰,明朗。硕大的红心整齐地闪着暖光,映射出爱情谷晨色里最动人的约定。一对恋人漫步桥上,宛如画中的一道风景。
俯瞰桥下,一条朝西北走向、两米多宽的狭长小溪静静流淌。几片红黄绿斑驳的落叶,浸在水里,凌乱地飘浮着,阳光透过树枝缝隙,落在叶片那抹红尖上。
“爱心桥”畔一侧,是天长山湖。雾气萦绕时,犹如蝉翼的纱幔,缓缓漫过湖面,将远山揉成淡淡的水墨又似白居易《长恨歌》笔下的“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那般仙气袅袅,晕染出一帧朦胧清雅的山水长卷。秋风拂过,吹皱一湖碧水,荡开细碎的波澜。
漫步在天长山湖畔,风里裹挟着湖水的清冽掠过我的发梢,吻上鼻尖。一股潮湿气扑面而来,顿感心旷神怡。偶有几片红叶落在肩头,风一吹,打个旋,转眼间飞向湖面,便成为一叶小舟。颤悠悠地飘向湖心,搅得那一片沉稳深邃的蓝,瞬间多了几分的灵动和趣味。
澄澈的天蓝,湿润的湖蓝,它们遥遥相望,彼此呼应。恰似恋人身着的情侣装,于爱情谷的浪漫里缠绵。此刻的湖,少了秋的缱绻多情,也未有冬的豪迈凛冽,只余老者般的沉稳深邃,裹着一汪水的静谧与凝重。环湖周边的山野树丛,已现斑斓。湖水近侧一旁,树丛中稀有的十几棵小白桦,金黄的枝叶,轻轻缀着它颀长挺拔的身姿,成为湖蓝间特有的最温柔的妆饰。
平湖风作笔,天湖染秋妆。
午后,阳光悬在爱情谷的上空,湖水呈一片静寂,似在沉睡中。天空变得灰白,倒映在湖面,显出一丝的凉薄。散落在湖边几枚卷边的泛黄叶片,慵懒地躺在角落里休憩。偶然间湖面上传来几声鸟鸣,便有涟漪轻荡,那是几只候鸟掠过湖面留下的爪痕。
站立“爱心桥”,回看,十六枚并列的爱意心环,整体合一,红得炫眼。桥下面的小溪染成了油油的琥珀色。小溪周边的树梢和荒草的尖上,都镶上透亮的金边。
迎着午后的光,我踩着轻履,延“爱心桥”而下。
走在爱情谷洒满暖阳的木栈道上。偶有零星的叶子,落在栈道上,秋阳斜射,叶子似琴键上的五彩音符,风袭,便跃动起欢快的舞姿,于碎影间,奏响一曲秋日恋歌。
爱情谷周边的山林,一同渲染着爱情谷的色彩。兴致勃勃迎接往来赏风景的游人。忽见栈道台阶上,一对席地而坐的母子,年轻妈妈为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倒出热水,对着杯口吹了又吹,小男孩两只小手搂住妈妈的脖颈,探头亲吻妈妈的脸颊。母子这一幕,成为这个午后最暖的童话,我即刻用镜头将其定格。
相邻栈道的溪水边是大片芦苇荡,闪着醒目的黄,与溪水旁草木的黄绿交织,绘就一幅秋日的油画。
鞋底踩过落叶发出“沙沙”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捡拾起一枚叶片,我欣赏其编织的纵横纹路,如人类的血脉交错,每一片凋落的叶子,都藏着季节的心事。
阳光慢慢归隐山后,橘红的霞光漫过天际。风卷着最后几片枯叶旋舞,似在为秋日谢幕,写下一封诗意的信笺。
爱情谷从不是寂寞的。风掠过谷峰时,总会携着红叶的光影,轻轻拂过那十六枚象征爱情的心环,留下细微的声响,像是恋人在信笺末尾悄悄表白的心语。待暮色垂帘,漫过“爱心桥”的轮廓,心环与红叶便一同浸在橘黄的霞光里,连时光都悄然慢了下来,享受这一刻的美妙。
以风为笔,落叶为墨,在爱情谷的画板上肆意挥洒。每一片红叶都是炽热的情诗,每一缕凉风都是柔情的细语,它们将岁月的缩影与深情,融入秋叶的温软,循着爱情谷的脉络徐徐铺展,一笔一画晕染在爱情谷的景致里,最后凝成一封写给时光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