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基础支撑作用,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运营、市场价格及竞争力。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落实情况汇报,提出要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推动物流业降成本。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备、运输方式的不断优化,一些堵点逐步打通。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不过,随着相关工作推进,降本空间在压缩、政策红利在减弱。进一步推动物流业降成本,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通过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
数据开放互联是物流降成本的关键。物流是一个多环节、多主体、多渠道的领域,要降低整体成本,必须减少各环节沟通的时间和经济等成本。这就需要推动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建立部门物流数据资源动态互联机制,进一步整合交通各领域的数据资源。在保障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依法有序开放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运行状况、服务能力、政策法规等公共数据。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物流数据采集、提取、应用、保护等机制,促进企业物流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重大技术攻关是物流增效率的保障。当前,物流行业的数智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仍存在技术不适用、应用范围小的情况。要通过进一步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综合应用,支撑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鼓励开展重大物流技术攻关,推动重要物流装备研发应用、智慧物流系统化集成创新,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推进传统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新型设施发展。
场景模式创新是物流求突破的方向。智能货站系统实现自动化分拣,提高处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网约货车提高对接效率,减少等待时间与空驶率、降低运输成本……近年来,物流行业新模式新场景不断增多,改变了行业生态,取得了较好效果。应继续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引导物流技术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为中小物流企业数智化赋能,加强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创新规模化应用场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交通行业能否提供畅通、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十分关键。各方要加强合作,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共同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