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长潭”新风润心


深秋时节,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的化湖风景区呈现出一派风光旖旎的生态图景。与化湖相隔不远的化成镇长潭河村,青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巴山新居”错落有致,桃李产业园、蓝莓采摘园、瓜蒌及淫羊藿种植园点缀其间,共同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

长潭河村曾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示范村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长潭河村民生改善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其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肯定。

长潭河村创新推出以党总支、功能型党支部、村民自治组织为架构的“1+3+N”村级治理模式,发挥村党总支的引领作用,构建自治安村、法治护村、德治润村的融合治理体系,成立产业发展联合会、新居业主委员会等自治协会,广泛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我们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修订了村规民约,在全村倡导厚养薄葬、反对铺张浪费,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深入人心。”长潭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启洋说。

“村里的风气比之前好了很多,尤其是在集体‘坝坝宴’举办后,大家相互攀比的情况变少了。”长潭河村村民孙礼贤说。几年前,全村365户、1214人刚刚完成易地搬迁,部分村民想按照以往的习惯举办“乔迁宴”,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吃席庆祝。村两委工作人员在了解到村民心理动向后,倡导“只办席、不收礼”的新风尚,并在村委会门前广场举办集体“坝坝宴”,树立了良好的价值导向。

长潭河村还借助“晏阳初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引导村民崇尚教育、热爱教育。长潭河村党总支书记唐春说,近年来,长潭河村学生升学质量显著提升,多名学生考入国内知名高校。

为进一步涵养乡风文明,长潭河村引入“道德银行”机制——村民通过践行村规民约、参与公益活动等获取积分,定期兑换实物奖励;定期评选“长潭孝心”“长潭好人”“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把崇文尚礼、邻里和睦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持续做好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唐春表示,要把“礼义长潭”的文化根脉与现代文明接轨,持续探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涵养乡风文明的有效路径,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贡献一线力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