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11月15日零时,我市正式启动集中供热。供热首日,记者走进智慧供热监测平台、供热站点以及居民家中,探寻这份冬日里的“民生答卷”。
在天津市智慧供热监测平台上,红蓝曲线实时跃动——蓝线代表基础供热标准,红线则是今年新设的高位调度线。平台大屏显示,河西区佟楼供热站供水温度59℃,回水温度47℃,两条运行曲线紧贴高标准调度线平稳延伸。
“这条红线就是我们的‘温度标尺’。”市供热燃气管理事务中心供热技术科科长张浩向记者解释,“在供热初期及重点时段,我们以此标准调度热源,确保室温‘稳得住’。”该监测平台实现了对全市14家热电厂、576座热源供热运行数据及377座燃气锅炉房燃气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全市供热站运行参数均已达标,为城市管网注入稳定暖流。
接着,记者来到红桥区凤城楼小区,跟着天津能源集团津安热电公司供热服务管家岳小棚敲开17号楼陈丽萍家的门。这个建于上世纪末的老小区,曾因设施老化多次报修。今年夏天,陈丽萍家被列入“冬病夏治”户内设施改造名单,津安热电公司对其屋内供热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
“今天暖气片摸起来挺热乎!”陈丽萍笑容满面。岳小棚手持点温枪检测后,又用标准测温表确认室内温度,23℃。“老楼管道容易积气,得提前排气。”他边检查边说,“现在各项指标正常,今年能踏实过冬了。”
今冬采暖季,天津能源集团供热保障面积达1.82亿平方米,服务127万用户,占全市供热面积的29%。据该集团客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供热首日热线呼入量平稳。客服主管李晓冬道出缘由:“我们153名客服与2922名维修人员联动,218名供热管家已提前进驻社区,目标就是把问题解决在企业,化解在群众来电之前。”据介绍,今年我市完善“供热管家”制度后,1700多名供热管家到岗在位,社区有了供暖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