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新华社哈瓦那11月14日电 题:深化交流互鉴 凝聚发展信心——来自“红厅论坛·哈瓦那研讨会”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蒋彪 王钟毅
11月的哈瓦那,海风吹拂,椰影摇曳。
12日下午,“红厅论坛·哈瓦那研讨会”在这里举办,来自中古两国党政、学界、企业和媒体界等近百名嘉宾参会,围绕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共建中古命运共同体等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人士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不仅为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古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五年规划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古巴记者联盟主席里卡多·龙基略认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就坚持连贯性和系统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中国的五年规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全球范围内战略规划方面的典范。
龙基略说:“五年规划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发展,这是中国模式成功的重要基础,也为古巴提供了宝贵经验。”他补充说,尽管两国在历史背景、地理条件和国家规模上差异明显,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诸多经验做法依然对古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认为,中国的五年规划制度经过长期实践,已形成科学、民主、务实的决策体系。“中国的五年规划不拘泥于固定指标,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调整,这种实事求是的机制,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原因。”
他强调,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长远规划引领国家发展的能力以及中国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能够高效统筹资源,协调政策,展现了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排在首位。
古巴拉美社社长豪尔赫·莱加尼奥瓦认为,正是通过这种清晰可行的目标,中国在创新和科技进步基础上实现了均衡发展,在科研创新、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拥有显著优势,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
雷加拉多进一步指出,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激发中国经济活力的关键力量。过去五年,中国在创新、能源转型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为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五年,中国的科技实力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说,中国正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吸引全球科研人才。“这种繁荣并非偶然,而是中国长期推动教育发展、营造创新环境、激励科研人才的结果。古巴同样认识到创新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正积极学习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功经验。”
“中国每天都在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曾两度赴华采访报道的古巴国家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巴利娅·马基内斯说,中国通过五年规划在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她表示,古中友谊深厚,古巴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等中方倡议,正不断拓展与中国的合作领域,获得更多融入全球创新发展的机遇。
高举全球南方旗帜
古巴信息和社会传播总署主席阿方索·诺亚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面临单边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及不平等的国际体系等共同挑战。对此,全球南方国家有责任让世界听到其真实公正的声音。而中国提出并推动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促进合作、对话与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诺亚说,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充分表明,中国正巩固其作为多边主义重要支柱的地位,并以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为基础,成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莱加尼奥瓦也认为,在应对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时,中国始终以平等合作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伸出援手,从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以伙伴关系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他强调,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向所有愿意合作的国家开放的,而非结盟,这是中国方案的独特性所在。这种“共同未来”的理念也已深深植根于古巴的思想之中。
对此,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塞·卡瓦尼亚斯表示,古中两国领导人就共建古中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古巴成为西半球首个与中国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国家。这一共识已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惠及两国人民,也为未来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他指出,新华社等中国媒体机构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仅注重新闻报道,更成为新理念、新内容的创造者,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
龙基略表示,中国的成功经验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信心,而古巴等发展中国家也能为中国提供来自全球南方的独特视角。“这种交流让双方受益匪浅,不仅深化了经验互鉴,也凝聚了共同追求,为推动构建更加平等、公正的国际秩序注入了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