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爱乐与上海结缘20年:这里值得来,值得停留


(来源:上观新闻)

“30分钟内两场音乐会门票全部售罄,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柏林爱乐乐团总经理安德莱雅·齐茨施曼高兴地说。这不仅展示了2025“柏林爱乐在上海”音乐会的市场热度,也为这支古典天团与上海之间的深厚情谊写下新的注脚。

今年是柏林爱乐与上海结缘20周年。11月15日至16日,柏林爱乐再度登陆上海,这是本次亚洲巡演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站。时隔一年再度来沪,柏林爱乐媒体董事兼小提琴家菲利普·波能对上海的美食和美景念念不忘,更难忘的是这里的观众。“我想借机会感谢上海和全中国的乐迷,我们都感受到了大家对古典音乐的喜爱。”

柏林爱乐乐团总经理安德莱雅·齐茨施曼

顶尖乐团与爱乐之城的双向奔赴

从2005年首登东方艺术中心,到2011年上海大剧院的交响之夜,从2017年重返东艺到2024首次在上海驻演,过去20年,上海吸引着柏林爱乐一次次抵达,乐团也与这座城市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2025“柏林爱乐在上海”音乐会由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主办。在首席指挥基里尔·别特连科的执棒下,乐团将以两场风格鲜明的交响盛宴,展现其跨世纪的艺术积淀与锐意革新的音乐精神。安德莱雅·齐茨施曼说,上海不仅是古典音乐的重镇,在戏剧与视觉艺术等领域也展现出蓬勃活力,“上海已成为全中国乃至全球的一座文化地标”。

去年夏天,柏林爱乐为上海“深度定制”驻演计划:4场交响乐、7场室内乐、12场艺术教育活动,特别呈现的1场“12把大提琴”音乐会。一系列演出创造了无数“最佳现场”与“不眠之夜”,刷新了柏林爱乐在沪演出的“时长与场次”及“覆盖人群”纪录。

去年6月,柏林爱乐携手王羽佳带来“柏林爱乐在上海”音乐会 蔡晴 摄去年6月,柏林爱乐携手王羽佳带来“柏林爱乐在上海”音乐会 蔡晴 摄

柏林爱乐乐队首席诺亚·本迪克斯-巴尔格利在深入体验上海后也感慨道:“我很喜欢上海,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历史底蕴与新兴事物交融,东方文化和西方思潮汇聚。上海有古典音乐的历史和氛围,很适合乐团驻演,这里值得停留更长的时间。”

一次次艺术上的“双向奔赴”,既见证了上海古典音乐土壤的日益丰沃,也映射出上海在国际演艺舞台上卓越的资源配置力。上海日益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为古典乐在中国的扎根生长、枝繁叶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以柏林爱乐为代表的世界名团纷至沓来,又为这座爱乐之城播撒下了更多艺术的种子。

去年6月,柏林爱乐与王羽佳在上海演出 Stephan Rabold 摄去年6月,柏林爱乐与王羽佳在上海演出 Stephan Rabold 摄

两场演出,展现全能艺术表现力

“柏林爱乐这次来沪的演出曲目风格对比强烈,展现了乐团全能艺术表现力。”柏林爱乐中提琴首席梅第扬说。

11月15日的音乐会以“舞曲”为线索,串联起三部现代主义杰作:奥莱什·亚纳切克《拉什舞曲》、贝拉·巴托克《神奇的满大人》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这些作品展现了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的演进,同时描绘出一条清晰的“斯拉夫-东欧文化轴线”。

2025“柏林爱乐在上海”媒体见面会

11月16日,别特连科率乐团“回归本源”,以三位德国作曲家的曲目展现传统优势。罗伯特·舒曼、理查德·瓦格纳与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三部作品分别代表浪漫主义不同时期的悲剧美学,展现从个人悲剧情怀到普遍人性关怀的升华。

一年不见,小提琴家菲利普·波能瘦了。他幽默回应:“来上海次数太少,没机会发福,想念上海的美食,特别是生煎包和响油鳝丝。”作为柏林爱乐历史上首位中国籍音乐家,梅第扬自然成了乐团上海之行的“导游”。他细数外滩的美景、老城区的烟火气,还有乐团成员们念念不忘的本帮菜,这些都是吸引他们再次来沪的原因。

柏林爱乐中提琴首席梅第扬

在梅第扬看来,每一场淋漓尽致的音乐会,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希望柏林爱乐在与上海的一次次相遇中,加深合作,续写友谊,推动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发展。

原标题:《柏林爱乐与上海结缘20年:这里值得来,值得停留》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桐 陈雨潇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