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声音


  编者按

  十一月,秋去冬来,各种声音形成动人乐曲:窗外呼啸而过的风,脚踩在干枯落叶上清脆的“咔嚓”声,妈妈催促回家吃饭的呼唤,校园里的读书声……本期,同学们记录下了十一月最动听的声音。

  车站

  康佳羽(15岁)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初三(1)班

  意外之音

  李祥露(13岁)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一(15)班

  十一月的声音,藏在地上的枯叶上,藏在窗外的风里。但这次我听到的声音有些许不同。

  清晨,风声如往常般猛烈,把所有的热度都占为己有,树枝也褪下华丽的衣衫。当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时候,一阵嘈杂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的冬。

  “咚、咚、咚”,一下下的敲打声响亮而又低沉,让人的心脏也一震一震;机器在嘶吼着,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要撕裂整个天空;打磨声尖锐刺耳,似乎要把一切都打磨得光滑如镜……

  声音穿透窗户,传进房间,我心烦意乱,恨不得捂住耳朵。大周末的,也不能让人安静地睡个觉,我抱怨着。

  中午,窗外似乎恢复了平静,我来到小区的广场散步,风有些猛烈,卷起几片枯叶,但那几个身影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应该就是那噪声的制造者。只见几个穿着蓝衣服的工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饭,一边还说着什么,他们手中捏着吃了一半的馒头,嘴中呼出的哈气让我感觉到阵阵凉意。但是他们脸上都挂着淡淡的微笑,有时还互相打着趣,开朗的笑声在空旷的广场显得格外响亮。

  一阵猛烈的风席卷而来,枯叶随风飞舞,我不由得把脖子使劲地缩进衣领里。“这风可真大,冻死我了!”一位工人说着,但是语气平静,仿佛在说着再平常不过的家常事。另外一位说:”一会儿动起来就不冷了。”一边说还一边做出敲打的动作。“多挣点钱,回家好过年!”另一位大声说道。于是,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回到家,噪声又响起,但我已不再烦躁。窗外的工人的吆喝声、敲打声、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不像是寒冬里的工地,却更像是一场奋斗的交响乐,带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坚韧与梦想。风依旧猛烈,但我想在他们眼里,这也许就是春天的使者吧,寒冬过后就是春天,努力之后就是幸福的生活。

  我曾在十一月听过落叶呼吸的声音,听过寒霜降临的声音,也听过冬雪呢喃的声音,但唯有这一次,在这个独特的十一月听到的声音,透着寒冷,却是生活中最坚韧的声音。

  音乐之旅

  单妍(10岁)

  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五年级(14)班

  十一月的第二个周末,我来到了韩国的首都首尔参加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

  首尔的秋天比北京的秋天来得稍晚了一步。树上的叶子刚刚开始飘落,红色的枫叶,金黄色的银杏叶,还有我叫不上来名字的一种大大的叶子。第一眼的首尔是五颜六色的,美丽且安静。我脱掉羽绒服,摘掉帽子和围巾,开启了这次旅程。

  比赛安排在周六的下午,周六上午,我练了两个小时钢琴,我的比赛曲目是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这首曲子生动且幽默,海顿用他独有的语言,如装饰音和调性的转换,流露出他本身幽默的个性。我从八月份开始学习这首曲目,来首尔之前,我觉得我已经准备好和大家分享了。下午比赛开始,我是最后一个上场。我有点紧张,走到钢琴前,鞠躬后开始演奏。随着乐曲的展开,紧张的心情慢慢得到缓解。演奏结束后,我还比较满意自己的表现。几个月的练习,虽然有开心也有枯燥,但是能准备好一首曲目,并且有机会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和这里的人们分享,我感到十分喜悦。

  周六紧张的比赛过后,周日的计划是参观景福宫。参观前,我挑选了一套紫色的长裙,配上白色的上衣,编起了头发。景福宫里,还有很多不同肤色的游客,穿起了摇曳的韩国传统服饰。五彩缤纷的秋天,配上五彩纷呈的服饰,热闹非凡。景福宫的布局和紫禁城相似,其中几个大殿的名字我也很熟悉,如乾清宫、交泰殿和神武门等。我最喜欢的是庆会楼,庆会楼的四面被水环绕,我想每个季节的景色一定很不同。

  这次首尔之行,还有一个难忘又暖心的小插曲是我收到了一个用真正钢琴琴锤做的挂链儿。周五晚上试琴时,我遇到了调琴师,他也在为第二天的比赛准备。他听了我的演奏后,得知我是从北京来到首尔,用不流利的中文和我说“祝你好运!”离开前,他叫我稍等一下,递给了我这个琴锤。

  首尔的秋天,和钢琴比赛的余音一起,汇成了这次旅途的一幅完美的画面。指导教师:侯子洋

  弟弟的呼唤

  李玉洁(9岁)

  北京市海淀区育鹰小学四年级(1)班

  我的弟弟今年七岁了,长得十分可爱。他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像两颗晶莹剔透的黑葡萄,他特别爱笑,只要抿起小嘴,笑意便从嘴角边那两个浅浅的小酒窝里满溢出来。别看他模样乖巧,他可是我们家里出了名的“小捣蛋鬼”。

  弟弟虽然调皮,也有专注的时候。他最爱拼乐高,从四岁时只能拼二十来块的小模型,慢慢进步到现在能独立完成两三千块的大型作品。看着他坐在地板上,对照图纸认真寻找每一个零件,那份专注和耐心,让我觉得我的弟弟真的很厉害!

  更让我感动的是,弟弟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懂得主动照顾人。前几天,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偏偏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正当我躺在床上、昏昏欲睡时,弟弟的声音唤醒了我:“你不舒服吗?我来照顾你!”弟弟学着大人的样子,手忙脚乱地照顾起我来。他踮着脚从药箱里翻出退热贴,轻轻贴在我的额头;又小心翼翼端来温水,提醒我按时吃药;还每隔一会儿就拿来体温计,认真为我测量体温。看着他忙前忙后、略显笨拙却又无比认真的样子,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好笑,反而被这份纯真的爱深深打动,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这就是我的弟弟——一个调皮却充满爱心、专注又温暖的小男孩。他呼唤我的声音,是十一月最动人的乐音。

  陶然亭交响曲

  于恩泽(8岁)

  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三年级(4)班

  十一月的陶然亭公园,是自然的音乐会。我站在湖边静听,秋风奏响了乐章。

  最先入耳的是柳树的轻唱。长长的柳丝风中轻摇,“沙沙——沙沙——”。柳下铺满浅黄落叶,风一吹便打着旋儿起舞,柳丝拂过水面,更添几分湿润温柔。

  转过小径,银杏树摇响了金色铃铛。“哗啦——哗啦——”,万千扇形叶片风中翻动,闪着暖光,声音清脆透亮。偶尔几片叶子飘落,落在彩叶堆上,撞出细碎声响。

  不远处的红叶林热烈如火,枫树叶挂满枝头,深红、橙红、浅黄交织,叶片摩擦着“沙沙”细语,与银杏的金黄相映成趣。

  松树爷爷最沉稳,任凭秋风急切,始终“呜——呜——”浑厚回应。墨绿松针间,偶尔落下几片红黄枯叶,踮脚细听,松针还在“嗖嗖”私语。

  一阵大风掠过,柳树的“沙沙”声、银杏的“哗啦”声、松树的呜咽与红叶的轻响交织,汇成十一月最雄壮的交响乐。

  这个十一月,我听见了自然的秘密:万物用不同的声音与色彩,诉说着对生命的热爱。

  森林乐章

  张小荷(11岁)

  北京市志成小学五年级(7)班

  过去,古人在晚秋时听到的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而我在这个十一月,听到的是秋风吹过树叶的和弦乐章,是鸟儿在晴朗午后的欢乐鸣唱。

  秋日的林间枝头是秋画家的得意作品。金黄色的银杏叶,那是阳光留下的记号;橙红色的枫树叶,那是自由快乐的象征;多彩的乌桕树叶,红色、黄色、紫色、棕色,一树多色,那是独属于秋日的浪漫。

  一场秋雨过后,秋的和弦乐在林间缓缓奏响。一阵风吹过,一些树叶宛如调皮的小仙子,灵活地跳下大树,发出“簌簌”的声音,迎着秋风飘向远方;有些树叶却有些恋家,风伯伯只好陪它们玩耍,这些树叶被风伯伯挠得直痒痒,不时发出“唰唰”的声音,像是在哈哈大笑。越来越多的落叶散落道路上,草丛上、树林里,当人们不小心踩到它们时,它们会发出清脆的“咯吱咯吱”声音,像是在不满:“嘿!踩到我啦!”被踩成了小碎片的落叶,远远看去,倒像颜料染彩了道路,反而让脚下多了一份美丽,为秋天增添了一份色彩。森林中回荡着“簌簌”“唰唰”“咯吱咯吱”的美妙乐声,令人心醉。

  鸟儿的欢乐鸣唱也是属于十一月的美妙音乐。麻雀发出欢快响亮的叽喳声,仿佛在热烈地讨论一个问题;鸽子发出低沉柔和的咕咕声,仿佛在嘟囔着一场秋雨一场凉;喜鹊发出洪亮的喳喳声,仿佛在招呼同伴开饭了。鸟类演唱家们组成属于自己的乐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乐曲,把这珍贵的乐曲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十一月。

  在十一月,风儿吹奏乐曲,鸟鸣藏着惊喜。让我们去聆听和感受这宛如童话般美丽动人的季节吧!指导教师:石文静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