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湘”力量 仁心助“黔”行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本报记者 王欣雨

  “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9月的一个深夜,贵州省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室里,一位母亲抱着9岁的女儿小星(化名)泣不成声。持续11个小时的剧烈腹痛让孩子面色苍白、虚弱不堪,辗转就医后症状仍未缓解。危急时刻,刚刚抵达毕节的帮扶专家、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宋玉莹拖着行李箱直奔急诊室。

  经检查,小星盆腔内有63×45mm包块,高度怀疑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这是随时可能导致卵巢坏死的妇科急腹症。宋玉莹当机立断组织手术,无影灯下3小时精准操作,仅留下三个微小切口,成功守护了孩子的健康。术后康复的小星,是湘黔医疗帮扶中无数获益者的缩影。

  乌蒙山脉深处,毕节曾因医疗资源匮乏,无数患者面临“看病难、看病远”的困境。如今,在民革中央的统筹指导下,民革湖南省委会充分发挥优势,联动湖南优质医疗资源,以“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为抓手,携手民革贵州省委会架起跨越湘黔的健康桥梁,为毕节大地注入健康新动能。

  高位统筹

  织密联动帮扶网

  长期以来,民革中央,民革湖南省委会、民革贵州省委会和民革长沙市委会、民革毕节市工委三级民革组织高度重视民革“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市工作,积极搭建合作桥梁。

  2024年12月17日,在各级民革组织的积极推动下,一场跨越千里的医疗牵手正式达成。长沙市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与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今年年初,第一批专家团队肩负使命进驻毕节,开启了精准帮扶之路。

  为破解帮扶可持续性难题,民革湖南省委会积极协调卫健部门,推动将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纳入长沙市市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基层医疗服务点,吸引医疗人才扎根毕节。长沙市卫健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帮扶链条,主动联引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针对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妇科及生殖医学领域的薄弱环节开展精准帮扶,让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范围持续扩大。

  不到一年的时间,毕节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有目共睹。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医疗质量、学科建设、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实现质的飞跃:核心运营数据持续优化,医疗安全管理显著改善,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多个特色门诊和诊疗中心,专科布局更加合理;四级手术占比大幅提高,多项技术实现零的突破;基层医疗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医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医院高难度手术量同比增长65%,区域外患者占比提升至30%。

  今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何报翔率调研组在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调研,重点了解医疗共建帮扶项目在资源投入、技术支撑与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情况,对帮扶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医疗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持续深化合作,注重“造血式”培养当地医疗专家队伍。

  精准施策

  打造帮扶新样板

  医疗帮扶不能只做“输血”式支援,更要培育“造血”式能力。这是民革湖南省委会在帮扶工作中始终坚持的核心理念。

  为推动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实现全方位提升,长沙市第一医院创新性采用“双长驱动”模式,选派1名经验丰富的医务管理专家兼任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业务院长,将长沙市第一医院成熟的管理体系“平移嵌入”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管理核心,同时选派多名学科骨干分别担任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科室主任,全面指导科室学科规划、医疗技术提升和日常管理工作。

  针对毕节医疗学科薄弱环节,帮扶团队采取“精准滴灌+集群发展”模式,既聚焦单个科室能力提升,又着眼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民革党员、长沙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熊立新积极响应民革中央号召,作为帮扶专家入驻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并牵头组建“肝胆肿瘤与门静脉高压诊疗中心”,并同步联盟大方、纳雍、赫章等县级医院组建专病联盟,通过技术交流、手术带教、远程会诊等方式,带动区域内肝胆疾病诊疗水平整体提升,使核心技术真正扎根县域。

  人才是医疗事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根据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实际需求,长沙市第一医院随时选派临床专家赴毕节开展技术指导,常态化开展远程线上会诊,免费接收管理及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今年以来,长沙市第一医院已有20余名专家赴毕开展技术指导,完成高难度手术带教10余台;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5批次30余名医务人员(团队)赴长沙开展短、中期学习,两院线上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十余次。

  为推动帮扶双方形成“共生共荣”的紧密关系,两院创新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明确医疗业务提升指标,有效激发了双方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目标同向、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循环,帮扶成效快速显现。截至6月30日,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同比人力减少近10%的基础上,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和3%,实现了服务能力的巨大提升。

  汇聚合力

  书写健康新答卷

  “以前不敢想的手术现在能做了,以前要跑外地的病现在能治了。”这是毕节群众对医疗帮扶最直观的感受。帮扶以来,长沙市第一医院专家团队凭借精湛技术,在毕节大地创下多个“首例”,填补了多项医疗技术空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帮扶专家已指导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首例巨大肝癌切除、肝叶切除、肾上腺切除、心脏血管介入等多项复杂手术,救治疑难病例100余例。医院手术例数同比增长12.68%,神经内科、儿科获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立项,消化内科获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立项,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医疗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医疗帮扶的深入推进,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民革湖南省委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凝聚爱心力量;专家组成员主动链接帮扶资源,推动帮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民革党员也主动投身帮扶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此外,帮扶团队还积极开展基层公益服务,把健康送到群众心坎里。熊立新带领四位专家赴毕节市纳雍县羊场乡开展义诊,随后又在纳雍县人民医院为百余名群众提供免费诊疗服务;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林东升等专家带队前往毕节市赫章县、平山镇卫生院开展义诊,覆盖群众200余人次;专家团队联合赫章县卫生院开展“慢性病防治进乡村”活动,通过义诊、用药指导、健康讲座等形式,惠及群众150余人次……

  从深夜驰援的急诊手术到填补空白的尖端技术,从偏远乡村的义诊服务到学科建设的全面升级,这场跨越千里的医疗帮扶书写着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未来,民革湖南省委会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持续推动湖南优质医疗资源向毕节下沉,让健康之花在乌蒙大地持久绽放,为助力毕节乡村振兴、推动湘黔协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