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迪)近日,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大鲵、莓茶研发及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聚焦两产品全产业链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旨在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与会专家围绕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瓶颈突破、产业提质升级等关键议题建言献策,并现场解答企业疑问,为产业发展破解难题。
据了解,张家界市大鲵研究工作起步早,20世纪70年代初即成立大鲵研究所(桑植县娃娃鱼研究所),并于1978年实现人工繁殖。截至今年6月,该市大鲵存池量186万尾。近年来,张家界市莓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该市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绿色产业,种植面积已达1万余公顷,是我国莓茶主产区之一,产业规模效应显著。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联动多部门,完善政策、破除障碍,筑牢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守护好“张家界大鲵”“张家界莓茶”金字招牌;科研机构要聚焦关键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成果转化;企业与农户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开拓市场的重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惠及农户;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与行业自律作用,规范竞争,讲好品牌故事,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