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报废遭遇“中间商”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市民彭先生遇到一件糟心事,他办理新能源汽车报废手续,遭遇了“中间商”。

  今年7月,彭先生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天津汽车报废”,联系到一名“专业报废公司的工作人员”,微信协商确定报废价格7000元。对方当日便将车辆拖走,彭先生也按要求,提供了身份证复印件等个人信息。对方支付2000元定金,承诺剩余5000元“走完报废流程后结清”。

  随后,彭先生又陆续收到3000元车款,剩余的2000元却一直没有收到。8月初,彭先生收到报废手续,发现实际办理报废的是静海区(天津)城市矿业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车在7月11日已完成报废,8500元全款已由格林美公司业务员转给与彭先生对接的“工作人员”。

  记者随后来到静海区,格林美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收车时已核验车主身份证等证件,因非车主本人办理,还查验了“委托书”。这份“委托书”上有彭先生的手写签名,但彭先生表示此签名为伪造。负责人坦言,他们日均收车约100辆,难以核实委托书真伪。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机动车所有人为自然人且委托他人代办的,需提供受委托人有效证件及授权委托书。格林美公司业务员称此前与这名“工作人员”有过微信联系,但未见过本人,也不知其下落。当天他只见到了拖车司机和报废车辆。

  静海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调查处理,格林美公司已按照实际报废补贴,向彭先生补付3500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汽车报废进入爆发增长期,此类纠纷暴露的行业问题亟待重视。监管部门应细化落实相关规定,企业应严守规范,杜绝违规操作,市民也应通过正规渠道联系报废企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