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饭点,爱老幸福食堂内就热闹非凡,老人们吃得开心又满足。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马小玮 摄影报道)记者近日从西宁市城北区民政局获悉,城北区聚焦老有善养目标,以幸福食堂、幸福养老管家、幸福大院三大“幸福工程”为核心抓手,构建覆盖城乡的优质养老服务体系,为辖区两万余名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城北区已建成“15分钟幸福养老圈”基础网络,包含6家养老机构、866张护理型床位,以及2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8个农村老年之家、67个城乡幸福食堂(助餐点),全方位覆盖老人生活与照护需求。
在破解“吃饭难”问题上,“幸福食堂”成效显著。自2019年构建“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助餐网络以来,城北区不仅为困难及高龄老人发放精准补贴,今年更引入9家优质餐饮企业参与运营,“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覆盖率达73%。截至目前,已累计助餐24万人次,发放补贴145.44万元。
针对居家养老需求,“幸福养老管家”提供专业支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该模式已在5个小区试点,依托“智享·幸福里养老管家平台”,为60周岁以上老人建立一户一档,并以100%电话回访、30%实地核查形成服务闭环,同时探索老人自费服务模式。
农村养老则靠“幸福大院”破解难题。8个试点村以“一村一特色”打造互助平台,通过“政府补贴+村集体自筹+社会捐赠”保障运营,实现“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让乡村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城北区还持续推动养老服务从“保障”向“品质”升级,投资50万元的适老化展厅已投入运营,西宁市城北区老年大学预计今年年底前试运营,6家养老机构均实现医养结合,为540名老人提供全托、日托服务。同时足额发放高龄补贴2990.3万元,惠及2.75万名70岁以上老人,并为4.1万名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险,筑牢兜底保障网。
城北区民政局已争取区级资金1000万元,将继续围绕“幸福城北”建设目标,通过深化三大“幸福工程”,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