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情绪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数据显示,超九成青年认可“情绪价值”,近六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记者近日发现,花小钱办大事、为快乐买单是很多年轻人的消费态度。在上海黄浦区一家商场的二楼,一处“快乐礼品屋”的招牌引人注目,挑选买单的消费者络绎不绝。(11月13日 央视网)
通过购买具有情绪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年轻人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的愉悦。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情感内涵和文化附加值,从而提升整个消费市场的品质和层次。
面对“情绪消费”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尤为重要。企业应深入研究青年群体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特点,结合时尚潮流和文化趋势,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意和个性的“情绪消费”产品。比如可以推出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或者开发一些互动性强的体验式消费项目,如主题乐园、沉浸式剧场等,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情感体验。
与此同时,还应强化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让消费者在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消费,才能实现“情绪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情绪消费”的渐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消费市场升级的必然。它既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和生活乐趣,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对这个新兴的消费领域,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前的繁荣,更要立足长远,做好服务与引导,使这种新的消费模式成为提升公众生活品质和有效提振消费的重要力量。
□唐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