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不可挑战公共利益的“极限”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

  11月13日,奇瑞汽车发布关于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情况的致歉声明。奇瑞汽车表示,这一结果,暴露了对潜在风险的预估不足,对细节的把控存在疏漏。特别是对选择在风景区公开场所开展测试引发的公众担忧,我们深刻反思。对于此次测试造成的天门山场地损失,我们深表歉意,承诺将全力修复并承担赔偿责任,做好所有善后工作。

  天门山“天梯”全长近300米,垂直落差150米,共有999级台阶,是通往天门洞的主要途径。奇瑞汽车在“天梯”上进行爬台阶极限挑战测试。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也证实:12日和13日,因为要进行奇瑞汽车的相关活动,这两天“天梯”不对游客开放。

  奇瑞汽车挑战“天梯”失败并且撞坏景区护栏。图片源自网友视频截图

  奇瑞汽车挑战“天梯”失败并且撞坏景区护栏,就此进行道歉、赔偿、反思理所应当。但,其实不难看出,此次挑战是一次精心准备的营销策划,如果最终成功登顶,少不了会进行更大规模的庆祝和宣传,恐无暇顾及“选择在风景区公开场所开展测试引发的公众担忧”。

  此次事件引发公众讨论的关键所在:车企为什么要在景区进行车辆测试,而不是这种极限测试最终结果如何。从这种角度来看,奇瑞汽车的道歉和反思,不失为观照类似品牌营销的一面镜子——可以挑战极限,但不能挑战公共利益的“极限”。

  奇瑞汽车挑战“天梯”。图片源自网友视频截图

  对车辆进行极限测试,是车企常见的宣传营销方式。车企跟景区展开合作,借助景区的特殊地形展现车辆性能。表面上看,这种事件营销能通过流量效应实现车企与景区的“双赢”。实际上,这种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试探。一方面,在景区复杂的环境测试车辆,势必伴随着难以预知的风险;另一方面,开展此类测试需要腾出相应的场地,由此意味着普通游客要为此做出让步。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发生事故,自然环境乃至公共安全都将因此蒙受巨大损失。当车企和景区为了流量效应一拍即合,可曾考虑过这些现实的问题?

  退一步说,这样的极限测试,对于车辆到底有多少实际意义呢?恐怕是噱头大于测试本身。毕竟,测试车辆极限性能的最佳方案是模拟真实的应用场景。车辆测试应选择山区或测试环境更为复杂的野外进行,而不是选在景区。在景区开展极限挑战与其说是测试车辆性能,不如说是极端营销的想法在作祟。“花式炫技”的背后,暴露的是一炮而红的急功近利。

  对于车企来说,没有一步登天的“天梯”,少一些炫技的冲动,多一些务实的态度,才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如此,是品牌之幸,行业之幸。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