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海峰
当下,一支名为“晋质帮”的质量科技帮扶力量,正以其专业的技术和务实的作风,为山西传统产业升级、新兴动能培育注入强劲动力。这支由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会同省知识产权中心精心组建的队伍,如同精准滴灌的质量“科技甘霖”,滋润着基层和企业的发展沃土。
质量技术科技帮扶,非一时之策,乃长久之计。2024年,《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质量技术科技帮扶员管理办法》出台,首次以制度形式规范了质量技术科技帮扶员的选拔、派驻与考核。同年11月,一场备受瞩目的质量技术科技帮扶员派驻启动会在太原举行。由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和省知识产权中心联合组建的14支帮扶团队、60余名精兵强将正式出征,首批覆盖10个市、9个县级综合检测中心及10家重点企业,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深度服务之旅。他们通过驻点、在线、集中等多种模式,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确保了帮扶资源精准直达“最后一公里”。
“晋质帮”的帮扶作用和主要成效,体现在对重点领域的精准聚焦和技术难题的有效破解上。在“中国法兰之乡”忻州,帮扶团队直面法兰新材料研发中产业计量、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缺失的痛点,联合国家法兰锻件产品质检中心及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其研究成果已进入省级重点研发项目申报阶段,实现了从技术帮扶到科技创新的跨越。阳泉帮扶组专项提升了盂县综合检测中心在蔬菜水果农残、水产品违禁添加物等方面的检测能力。临汾帮扶组则助力安泽县,成功推动连翘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西省地方标准发布,为“安泽连翘”品牌走向标准化、产业化提供了关键支撑。运城帮扶组指导当地检测机构运用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公示平台,解决了非法拼装叉车判定难题,提升了基层执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为确保帮扶成果可持续、能转化,“晋质帮”在服务载体和长效机制上持续创新。帮扶团队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质量技术帮扶新模式。线上整合标准查询、检测认证、专家咨询等资源,帮扶团队定期为企业提供线上培训、线上问诊服务;线下组建由质量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服务小组,深入企业开展现场指导。针对山西道地药材,为连翘、远志等中药材提供从标准申报、检测能力辅导到产销对接、科普宣传的全方位服务,助力“十大晋药”品牌建设。依托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陈醋智造技术)搭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与山西紫林醋业合作,牵头制定《山西老陈醋感官品评导则》等团体标准,破解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瓶颈。
截至目前,“晋质帮”品牌已深入人心,累计开展各类服务百余次,解决技术难题90余项,培训技术人员15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检验检测机构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晋质帮”将进一步拓宽帮扶覆盖面,延伸服务至11个重点产业链及太谷玛钢、怀仁陶瓷等特色专业镇;强化创新驱动,在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布局检测能力;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检验检测资源跨区域整合,为山西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质量技术支撑。
科技帮扶,质赢未来。“晋质帮”正以科技为桨,以质量作舟,在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浩荡江河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