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强合作 互利共赢促发展


转自:贵州日报

罗甸县大小井风景区一景。

群山环抱的罗甸县沫阳镇大井村,今年迎来一场华丽蜕变——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26万多元增加到2025年目前为止的700多万元,一跃成为罗甸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明星村”。

这张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花溪区与沫阳镇两地连续7年联系协作的生动实践。自2019年建立联系协作机制以来,花溪区秉持“沫阳所需、花溪所能”理念,以“6+N协作”机制为牵引,统筹多部门力量,创新实施“井井相联·星星相映”党建引领协作模式,推进“小田并大田”,从思想、人才、资源、项目、资金等方面进行支持,建成7000亩越冬蔬菜保供基地,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利用,也有效丰富了贵阳市的“菜篮子”供应。

党建领航 聚合力筑堡垒

为推动联系协作走深走实,由花溪区委组织部牵头,在全区122个村(社区)中优选出31个优秀村党组织,与沫阳镇31个村(居)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双方通过干部互派、支部联建、人才培训等方式,推动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在此过程中,花溪区龙井村、红星村分别与沫阳镇大井村、红星村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基础,深度开展互助互学互建,形成“井井相联”“星星相映”等互动协作机制。

“今年,我去花溪区龙井村蹲点学习一个月,龙井村利用当地资源和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大井村支书黄安说。现在,大井村共开业22家农家乐、6家民宿,还有不少村民正在装修,也要加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推动大井村从传统农业向农旅融合转型。

得益于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2024年,大井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0万元,每户分红3000余元,比2023年初次分红增加了1100元。仅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位于村里的大小井风景名胜区就接待游客15.67万人次。

联系协作,既要深度联系,更要精诚协作。

沫阳镇麻怀村现场教学基地是全省党建扶贫基地和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教学基地,为盘活资源,花溪区整合资金,帮助完善配套设施,“以点带面”撬动当地发展。2024年,麻怀村村集体经济突破140万元。

“近三年来,花溪区累计为麻怀村支持25万元发展资金,帮助改善教学基地食堂相关设施。截至目前,基地累计接待超1.21万人,包括党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社会团体参观学习等。”麻怀村第一书记沈超说。

产业联动 抓产业夯根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为此,花溪区把产业协作作为联系协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抓产业、强龙头、延链条。

过去,沫阳镇地块零散,田土布局制约了产业发展。然而,当地拥有独特优势:低海拔地区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高海拔地区则拥有连片的土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这些要素若能统筹利用,就能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形成完美互补,为规模化、特色化农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2023年开始,花溪区协助沫阳镇开展蔬菜基地提升建设,通过“小田并大田”等方式,将零散田地改造成蔬菜标准化产业园,2024年以来,每年带动7000亩蔬菜种植。

“花溪区投资65.5万元,让我们先行先试配套完善50亩土地沟渠、机耕道等生产设施,把分散的小块土地变成平整的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复种率,年亩均增加了6000余元收益。”沫阳镇副镇长罗多江介绍。

“小田”变“大田”后,基地由市场经营主体统一经营管理,农户不仅享有土地流转租金,还可以实现就近务工。2025年,花溪区还安排100万元支持沫阳镇蔬菜基地建设,正在新建80亩的高标准基地,将示范带动周边100余亩基地提升。

与此同时,为解决好市场销路的问题,花溪区创新搭建多元化销售平台,在石板地利物流园开设档口、租金减半,在区政府机关、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设立“沫阳镇特色销售专区”,年均销售罗甸农特产品超4500吨,年销售沫阳产品达80吨以上。这一套“组合拳”,既夯实了贵阳市蔬菜保供基础,又促进了群众多元增收。

优势互补 延链条补短板

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花溪区结合自身优势,瞄准沫阳镇大小井风景名胜区特色,深入开展农文旅协作工程。

近年来,从简单的宣推到派驻区内文旅专家“坐诊”3个月“把脉问诊”,从参与配套设施建设谋划到引进户外运动攀岩项目、再到推出“贵阳—罗甸”1日游和2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花溪区多管齐下带动沫阳镇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花溪区帮助引流年均10万人次到大小井,这让大小井人气越来越旺,旅游产业越来越火。”黄安说。

从2024年起,为进一步做好两地在产业培育、产销协作、人才交流、组织建设、文旅活动等方面的深入交流,花溪区开设《“花溪·罗甸”融媒互动》专栏,积极加强与罗甸县融媒体中心的合作,以新媒体图文方式,共同讲好协作故事、共同传播协作成果。

如今,融媒互动从原来简单相互发推文的形式,进一步深化到互相派主持人、摄制记者,深入对方区域进行联动采访宣传,开启“花溪·罗甸融媒联动”2.0版本,取得“1+1>2”的传播效果和联动成效。

此外,花溪区还深入开展教育、劳务、医疗、就业协作工作,双方在工作上加频对接、加密联系、加深协作,共同探索出“党建引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联系协作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在这一过程中,麻怀村“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的麻怀干劲精神,不仅成为当地攻坚克难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宝贵财富,也深深鞭策着花溪区的广大干部,成为推动两地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今,花溪、沫阳两地乡村干部信念更加坚定、行动更加协同、设施更加完善、产业更加兴旺、市场更加丰富,一幅生动诠释“井井相联·星星相映”理念的壮美协作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文/图

(《优势互补强合作 互利共赢促发展》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