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烂尾车”要注意风险


  •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郭韵

      近期,有不少年轻人“抄底”倒闭车企的“烂尾车”,以几乎半价的价格购买。

      所谓“烂尾车”,是指因车企倒闭或经营难以为继,导致无法正常交付、使用或售后服务的汽车。看似很划算的选择却暗藏多重风险。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高度依赖原厂诊断设备与软件授权。车企为保护核心技术设置的加密壁垒,让第三方维修机构即便有心也无力。新能源“烂尾车”出现故障,很难找到理想的维修途径,不仅质保化为泡影、维修配件难寻,甚至车险也难以购买、保险难赔付。中消协报告显示,车企倒闭退市后,车辆售后无保障已经成为消费者集中投诉的问题。

      所以,“抄底”不可只图一时低价,而忽视长久风险。不过,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行业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规定,探索整合相关资源,形成标准化配件供应链,确保车主在原厂渠道失效后仍能获得可靠服务。比如设汽车预售资金与售后保障金第三方监管制度,强制车企按比例计提配件储备金与质保准备金,一旦退市,便由基金接管售后。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或是一种必然,需要建立起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让每一位车主都能安心驾驶。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