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永萍)记者从兰州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兰州市聚焦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及特困家庭三类特殊困难群体,通过加强部门协作、优化帮扶政策、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持续推动结对关爱行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市县(区)两级1.24万名干部参与结对,覆盖1.35万名关爱对象,累计开展联系交流6.26万次、走访探视3.62万次,帮办实事1.8万件。
兰州市构建“民政牵头、多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协作体系,细化靠实教育、医疗、就业等部门职责,形成帮扶合力。动员全市结对干部、社会组织、慈善基金捐赠款物882万余元,开展物资捐助、爱心助学等活动,惠及2.52万余人;组建1331支“兰州蓝”护卫者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帮扶困难孤寡老人;联动爱心企业捐赠价值83.8万元康复器具,推动爱心资源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针对三类群体特性,实行“一类群体一策、一类需求一措”的差异化帮扶。聚焦孤儿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兜底+发展”为导向,今年以来发放生活费1642.73万元;争取中央、省级福彩公益金420万元实施关爱服务项目;深化“爱心妈妈”行动,为1500余名困境儿童提供物资支持与心理疏导。聚焦困难重度残疾人,以“保障+赋能”为核心,为3.6万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4250.22万元,推进“康养教融合”与“一人一案”康复机制,建成2个省级残疾人日间照料示范中心,完成716户家庭及687座公厕无障碍改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19人次。聚焦特困家庭,以“救助+服务”为重点,创新“三级联动发现—五步闭环办理—分类精准施策”机制,今年以来建成50个社区嵌入式助餐点,推广“虚拟养老院”服务13.97万人次,安置困难群众就业4746人。
此外,创新服务路径,持续巩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困境儿童推行四个“一对一”机制,为残疾儿童提供“专家评估+定制康复”服务,为特困家庭提供“上门+嵌入式”服务;深化“爱心甘肃建设・兰州在行动”品牌,实施“金葵工程”,2025年为义务教育阶段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资助金47万元;通过“干部走访+基层摸排”掌握需求,简化申请流程,推动帮扶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对接,让党和政府的温暖直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