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四川大学专场活动举行
曹立军甘霖出席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张家华 李长乐 黄雪松) 11月12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四川大学专场活动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甘霖出席。副市长许兴国,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褚良银分别致辞。
活动开始前,曹立军、甘霖共同参观了科技成果展,详细了解四川大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情况,听取推进校地合作情况的汇报。
曹立军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出明确部署。刚刚召开的省委城市工作会议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更多创新产业集群。当前成都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四川大学等在蓉高校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希望四川大学继续发挥创新优势、人才优势,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要,与成都携手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度参与“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蓉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对接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做优服务生态,全力支持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学校建设发展、人才创新创造、成果就地转化的良好环境。
甘霖向成都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大学建设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四川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高校,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最高追求,深耕成都、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持续提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力贡献力引领力。下一步,四川大学将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坚持“成都所需、川大所能”,紧密对接成都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医疗等综合优势,持续深化市校合作,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大学校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力度,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在川落地实施、赋能成都“三中心一基地”建设。
许兴国在致辞中说,去年以来,成都常态化开展“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进一步促进供需高效对接、成果高效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本次活动走进四川大学,将为学校创新团队、校友企业与产业园区、链主企业、投融资机构搭建起深度对接平台。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四川大学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在成都落地,促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
褚良银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四川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大力推进高水平成果产出与高层次人才培育,通过与成都市共建高能级平台、深化校地企合作等举措,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效能与核心竞争力,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应用。期待各方深化合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成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成都市人才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正式揭牌,面向新经济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正式启用;发布四川大学科技成果470余项,集中签约了一批重点项目,3位企业家围绕技术产业化作主题分享。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历章,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文峤,市委秘书长丛峰;四川大学校领导叶玲、游劲松,近300名四川大学科研机构、科研团队及校友企业、创投机构代表;有关市级部门、区(市)县及产业园区负责同志,部分兄弟市(州)科技局负责同志等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