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生物”)于2025年11月11日下午4点30分,在公司北区1106会议室通过现场结合电话会议的形式接待了机构调研。本次调研吸引了包括南方基金、博时基金、中国国际金融、证券等在内的48家机构参与,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宋礼华、参股公司博生吉董事长杨林、执行总裁姚建平、高级副总裁盛海、副总裁窦颖辉及董事会秘书李坤共同出席,就公司核心产品研发进展、战略规划等问题与投资者进行深入交流。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及电话会议。参与机构涵盖公募基金、券商、私募基金、资管公司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富安达基金、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国泰海通证券、、等48家机构(完整名单详见公告)。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五大创新平台齐头并进
调研中,博生吉董事长杨林首先介绍了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布局。博生吉拥有全链条质粒、慢病毒、CAR-T细胞工艺开发与生产能力,以及亚太区最大规模的全自动、智能化CAR-T细胞商业化基地,核心聚焦五大创新药产品和平台:
投资者关注焦点回应
CD7-CAR-T:临床规划与出海路径明晰
针对投资者关注的CD7-CAR-T研发进度,公司表示,PA3-17注射液争取在1年之内完成关键II期全部病人入组,预计2027年1季度递交pre-NDA沟通交流申请。适应症拓展方面,在T-ALL/LBL获批后,将进一步覆盖外周T淋巴瘤、NKT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等领域。
出海策略上,公司计划分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将尝试直接申报上市;欧美市场则考虑基于中国临床数据直接申报注册临床II期,或通过对外授权、合作开发等方式与国际伙伴联合推进。
in vivo CAR-T与PD-1激动剂:研发提速
对于in vivo CAR-T产品LV009的进展,杨林透露,该产品已在三家医院同步启动伦理,以支撑IND申报及商务拓展资料获取,目前首例患者入组后,预计半个月进入疗效评估阶段。
PD-1激动剂方面,其双特异CAR结构在ex vivo CAR平台完成临床前验证,于202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展示的临床前数据显示,可实现对T-B细胞双向致病通路的协同阻断,目前已初步完成在in vivo CAR平台的临床前验证,计划2026年启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
研发策略:自主+合作双轮驱动
公司在新药研发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持续自主研发,储备单抗、双抗、ADC、Treg等技术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引进加速成熟品种落地,例如与宝济药业达成长效促卵泡素全国独家代理协议,与维昇药业就隆培促生长素开展战略合作,并积极对接国内领先研发团队引进技术与项目。
本次调研充分展示了安科生物在创新药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管线进展,机构投资者对公司CAR-T等前沿疗法的临床推进及商业化潜力给予高度关注。公司表示,将持续聚焦核心产品研发,加速临床转化与市场拓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