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服务充满温度——中信银行兰州分行以暖心服务点亮金城


  细雨绵绵,金城渐寒。而在兰州分行各网点的厅堂里,却处处流淌着不经意的温暖,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一杯热水、一夜守护、一次搀扶、一份耐心……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正汇聚成“中信温度”的生动注脚,也让金融服务超越交易本身,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

一杯热水,暖了人心更暖了信任

  2025年初秋,连日秋雨,让金城兰州寒意渐浓。而在分行营业部的厅堂里,一抹抹不经意的温暖,正悄然流淌进客户心中,汇聚成这座城市的温度体验。

  “外边下着雨,但我被一杯水温暖了。”

  2025年10月,一位在兰州参加自考的年轻女孩,在社交平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她附上了一张在分行营业部厅堂拍摄的照片,标签是 #陌生人给予的感动瞬间#中信银行。

  故事发生在一个细雨蒙蒙的中午,一名女孩推门走进营业部,轻声表示只想“避雨休息”。大堂值守员工没有因为她不办业务而怠慢,同样热情引导她就座。

  午饭后,员工返回岗位,发现女孩身边又多了两位同样捧着复习资料的考生。窗外寒意袭人,厅内安静得只听见雨声。她没有打扰,而是默默走进茶水间,为她们每人端上一杯温热的水。

  “天气凉,喝点热水暖暖吧。”

  一句轻声问候,换来连连道谢。女孩临走前再次致意,并在当天把这份“被看见的温暖”发到了网上。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复杂繁琐的业务,只是一杯水、一份留心、一次主动。而这,恰恰是“中信温度”最真实的表达——服务不在于声势浩大,而在于心有所动、行有所至。

寒夜里的守护:24小时不打烊的“中信温度”

  如果说一杯水体现了日常服务的细腻,那么鸿运支行的故事则展现了危急关头的担当。

  深夜23时30分。结束加班的员工在ATM区发现蜷缩着的两位老人——他们从什川拉菜进城售卖,却被暴雨所困,无处可去。老人衣衫单薄,在10℃的寒夜中瑟瑟发抖。

  员工立即启动应急服务机制:递上热水驱寒,取出备用新棉被,冒雨前往便利店购买热粥包子。这一夜,ATM区变成了临时庇护所。

  次日清晨,网点负责人提早到岗,联系车辆助其返乡,并主动采购剩余蔬菜。更贴心的是,员工留下了联系方式,承诺提供持续的助农销售支持。从一夜庇护到长期帮扶,中信温度在延伸。

无声的沟通:跨越障碍的用心服务

  在西固支行,服务温度在以另一种方式流淌。2025年5月30日,一位年逾九旬的听力障碍老人前来办理业务。大堂经理敏锐地察觉沟通障碍,立即启动适老化服务流程。

  柜员通过纸笔与老人“对话”,一笔一画确认信息,耗时20分钟完成业务;为解释手机银行操作,手绘“简易操作指南”;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工作人员全程陪护传递着无声的关怀。这场特殊的“纸上交谈”,让金融服务突破了生理障碍,直抵人心。

雨中的援手:关键时刻的担当

  10月4日,又是一个雨天。火车站支行柜员罗丽丽注意到一位客户在门口徘徊良久后蹲在路边。她立即冒雨冲出网点,发现客户因路滑摔倒,更严重的是,客户左腿内的钢板因摔倒错位,疼痛难忍。

  罗丽丽沉着应对:小心搀扶客户入内,安排座椅靠垫,第一时间拨打120,全程陪护安抚。救护车到达后,她准确告知医护人员客户的钢板手术史,为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个雨天的暖心救助,让客户家属感动不已:“中信银行员工的责任心让人倍感温暖。”

温度,是中信服务的核心密码

  这些发生在不同网点、不同时刻的故事,共同诠释了“有温度的银行”的深刻内涵:

  温度,是看见未言明的需求

  温度,是主动多付出一份心力

  温度,是让专业服务更具人文关怀

  温度,是从一次帮助到长期陪伴

  从一杯水到一床被,从手绘指南到雨中救扶,中信银行兰州分行用最朴素的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并坚信:有温度的服务,是最好的品牌语言;有担当的金融,是最深的社会责任。

  在这个渐冷的季节里,中信银行兰州分行用服务温暖金城,也让每一个网点厅堂,成为这座城市中最温暖的角落。

  ——中信银行兰州分行,让服务有温度,让金融有担当。(文、图/中信银行兰州分行)

责任编辑:李靓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