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南宁讯(周立平 记者顾艳伟)记者11月11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锚定“向海图强”目标,以质量认证为抓手,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帮扶小微企业获取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位居广西前列,其中北海海鸭蛋、虾产品产业认证覆盖率分别达71.4%和75.8%。
据介绍,北海市构建“组织保障+政策体系+衔接联动”激励框架,激活企业认证积极性。针对海鸭蛋、海产品产业,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一企一档”,确保帮扶政策精准落地、靶向见效。政策体系上,搭建以《质量品牌奖励办法(修订)》为核心的“1+N”政策体系,将认证结果与财政补贴、品牌奖励挂钩,联动海鸭蛋全产业链发展方案、标准化资助奖励等政策形成叠加效应,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企业。
在宣传推广环节,北海市采用“线上扩面+线下提质”双轨模式,线上开设专栏、定向推送“认证服务包”,线下举办实操培训班及特色产业专场活动分享标杆经验,推动认证认知转化率提升40%、意向认证率提升25%,拓宽认证推广路径。
在机构协同方面,北海市建立小微企业品牌培育库并动态管理,遴选5家优质认证机构组建帮扶小队,为企业提供免费质量诊断、定制个性化认证方案,通过专家上门指导、落实认证费用补贴、缩短审核周期等举措,化解企业技术与成本难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聚焦海鸭蛋、海产品等产业的共性难题,北海市实施差异化帮扶,推动产业从粗放经营向品质发展转型。针对海鸭蛋市场以次充好、品质不均等问题,推行“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检测溯源、统一品牌培育”模式,制定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规范及15项全产业链标准,为认证企业配备二维码溯源系统,实现260万枚海鸭蛋全程可查和抽检合格率100%,同时推动企业联合参展,持续扩大“北海海鸭蛋”的品牌影响力。针对虾产品保鲜难、标准化低的痛点,推行“分类施策+链上帮扶”模式,在捕捞环节建立海域溯源档案,加工环节推动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融合认证,流通环节完善冷链管控,实现全产业链质量可控可溯,提升产品市场认可度。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北海市一批小微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广西合天宝龙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四大体系认证,跻身广西海鸭蛋出口龙头企业,建成228亩标准化养殖基地,年产能达3000万枚。北海玖嘉久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多体系融合认证,年销售额从3000万元跃升至3.8亿元,出口额年均增长超15%,带动上游5家供应企业规范质量体系,惠及300余户渔民年均增收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