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信诺5年亏超百亿,合肥国资携29亿“捡漏”?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计划向合肥国资发起不超过29.37亿元定增募资,而后者也顺势“剑指”公司控制权。进一步看,此次合肥国资入主维信诺具有浓厚“输血”属性。由于面板生意竞争激烈,维信诺5年亏超百亿,而合肥国资此时注资“捡漏”控股权,或将给维信诺带来新的变化。

  维信诺将迎来新实控人。

  11月10日至11日,维信诺收获一字涨停“两连击”。消息面上,公司宣布拟向合肥国资背景的合肥建曙发行A股股票,权益变动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合肥建曙,实控人将变更为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

  公告显示,维信诺将向合肥建曙发行4.19亿股股票,发行价格为7.0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37亿元。总募资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公司债务。

  统计显示,在四年多时间内,维信诺累计亏损超百亿元。而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至84.36%,货币资金也无法覆盖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之和。由此来看,合肥国资此役入主颇具“输血”意味。

  当然,维信诺之所以能够获得合肥国资帮助,也离不开其与合肥方面的关系。回溯近年,公司已经就“第6代柔性AMOLED”“第8.6代柔性AMOLED”项目与当地合作。

  合肥国资

  或成维信诺新主

  11月11日,维信诺收获第二个一字涨停,报收10.25元。据了解,公司于11月9日发布公告称,拟向合肥建曙发行A股股票,权益变动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合肥建曙,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

  根据公告,维信诺与合肥建曙于11月7日签署了协议,拟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对合肥建曙发行4.19亿股股票。此次发行价格为7.0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37亿元。

  截至公告日,合肥建曙持有维信诺11.45%股份,全额认购本次发行股票后,持股比例将提升至31.89%。

  由于持股比例将超过30%,合肥建曙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触发要约收购义务。但鉴于合肥建曙作出36个月的股份锁定承诺,维信诺董事会已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其免于发出要约。

  资料显示,合肥建曙成立于2021年1月21日,主要业务为股权投资,由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控制。维信诺则是面板企业,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现主营涉及新型显示业务,包含研发、生产和销售OLED小尺寸、中尺寸显示器件和Micro-LED显示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维信诺控制权持续变更,此前一度无主。

  2015年至2016年,西藏知合通过股权受让、接受表决权委托等方式成为黑牛食品控股股东,掌舵人王文学成为实际控制人。

  获得控制权后,王文学进行了“腾笼换鸟”。2017年黑牛食品通过非公开发行,完成OLED显示业务资产注入,并于2018年更名为维信诺。

  进入2021年,王文学的核心资产华夏幸福开始暴露流动性问题,此时合肥国资也依托合肥建曙正式入股维信诺。

  根据维信诺公告,西藏知合与合肥建曙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西藏知合向合肥建曙转让其持有的公司1.6亿股股份,占当时总股本的11.7%。股份转让完成后,西藏知合持有公司2.52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8.43%。合肥建曙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92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1.33%,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状态。

  维信诺表示,本次发行系公司股东合肥建曙在2021年入股公司后又一次资本运作,有助于增强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

  双方

  绑定颇深

  合肥国资借维信诺定增获得控制权一事,具有“驰援”属性。

  据统计,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维信诺分别实现营收62.14亿元、74.77亿元、59.26亿元、79.2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亿元、-20.66亿元、-37.26亿元、-25.05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取得营收60.5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继续为负16.23亿元。

  也就是说,在四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内,维信诺累计亏损超百亿元。如此“失血”下,公司资产负债表压力不小。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维信诺资产负债率上升至84.36%。同期,公司货币资金在手69.98亿元,但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高达73.48亿元、46.82亿元、63.81亿元,三项数据之和远高于货币资金数额。

  根据维信诺公告,这不超过29.37亿元的总募资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公司债务。

  另一方面,对合肥国资来说,虽然维信诺公司经营指标算不上突出,但其OLED显示主营所代表的产业价值较大。

  据悉,合肥是一座产业规模、营收连续多年破千亿的国内新型显示竞争力城市。早在2008年,合肥拿出大约60亿引进当时亏损超过10亿元的京东方,建设国内首条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线。

  目前,合肥汇聚了180余家显示产业链企业,除了京东方TFT-LCD基地外,也包含了视涯硅基OLED基地。

  当然,维信诺合肥同样坐拥众多布局,且有项目正在推进,之于当地同样具有意义。

  最早在2018年10月,维信诺便宣布计划与合肥市政府签订协议,将在合肥建立并运营一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40亿元。到2022年,公司又与合肥市政府约定合作投资建设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投资总额110亿元,于2023年底成功完成。

  2024年8月,维信诺再次官宣和合肥市政府就“第8.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签署投资框架协议,约定双方合作在合肥设立、投资项目公司,项目总投资额为550亿元,包含330亿元股权投资以及220亿元债务融资。

  而“第8.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土建工程B标段在2025年10月17日封顶,实现了生产厂区全面封顶。

  行业

  巨头林立

  维信诺的产品主要聚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但这门生意,做起来似乎并不轻松。

  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维信诺在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中占据约10%份额,落后于三星、京东方握有的41%、17%份额,与天马、TCL华星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仅在1个百分点之间。

  2025年第三季度,维信诺的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6.7%,市场份额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至12.7%。

  同一时间段内,三星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45.2%缩窄至43.4%,但依然高居第一,京东方市场份额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至15.7%,位居第二,天马、TCL华星、LGD的市场份额为8%至10%之间。

  整体来看,维信诺在AMOLED智能手机面板业内的“地位”低于三星、京东方,相比其他厂商拉开的市占率差距不大,总体面临比较激烈的竞争。

  与此同时,在维信诺近年来“牵手”合肥展开AMOLED生产项目之时,公司同行发起的新一轮产能军备竞赛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据悉,三星在2023年4月宣布将花费4.1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215亿元,建设8.6代OLED面板产线,此前有报道称,该产线将于2025年底试运行,2026年第二季度全面量产。

  京东方方面,该公司也于2023年11月宣布计划投资630亿元在成都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预计2025年12月点亮产线,量产时间目标为2026年下半年。2025年10月,TCL华星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也正式开工,总投资约29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0月24日,维信诺宣布终止购买第6代柔性AMOLED项目的项目公司——合肥维信诺40.91%股权。

  据了解,这是一项历时三年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期间交易方案经过多次修改,但最终依然“并表”失败。

  因此,未来维信诺或需要另寻出路,以进一步优化自身资产结构。而这种情况下,“改姓”合肥国资对于公司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