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警务”太神速,半个小时抓现行


(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陈培玉

  通 讯 员 黄凯洁

  “你们来得也太快了!”近日,海盐于城镇三联村北邱家浜水域发生一起非法电鱼案件,面对迅速赶到的民警,当事人惊讶不已。从接到群众举报,到派出所民警与县农业农村局行政执法队联动出击、现场取证并控制嫌疑人,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这起案件的高效处置,得益于海盐县公安局于城派出所创新升级的“生态警务+”模式,展现出快速响应与协同作战的能力。

  据悉,今年以来,于城派出所联合镇政府率先探索生态警务提质扩面,将“生态警务+”延伸至水域生态治理领域,通过机制创新与多方联动,全力绘就“水清岸绿”的新画卷。

  “水陆空”齐发力

  “孙警官又来了啊,你们辛苦了。”近日,海盐县公安局于城派出所副所长孙振伟在辖区走访时,村民张大叔表示,民警和“水域警长”经常在河边巡查,有效制止了电鱼等非法行为,生态环境也变得更好了。

  于城派出所采取“动态巡逻+夜间突袭”模式,与县农业农村局建立联勤执法机制,形成“属地+部门”两级联动打击合力。涉渔线索实现30分钟内快速响应,重大案件启动“所队联动”,全面提升执法效率。

  在防控手段上,持续加强装备建设,目前配备一艘警用艇,专项用于水面巡查和打击电捕鱼行为,提升水域联合执法的机动性。同时,落实专人视频巡查机制,在派出所联勤指挥舱设立“生态视频巡查专岗”,全天候轮巡重点河道监控。

  作为全县政务无人机试点乡镇,于城镇后续将布设5个飞行站点,逐步构建“天空巡查+陆地监控+水面巡逻”的立体化防控模式,实现全时段、全流域监管。

  “水域警长”很给力

  “我们坚持宽严相济,重在教育和引导。”孙振伟介绍,在保持铁腕整治的同时,执法人员也注重柔性执法。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者,要求其参与增殖放流、河道清理等劳动,强化教育效果。

  警力有限,民力无限。于城派出所推出“水域警长制”,由各村(社区)的义警队员,如党员、志愿者、学生、企业员工等担任“水域警长”。他们熟悉本地环境,经专业培训后,迅速成为生态保护的中坚力量。民警每周不定期带领“水域警长”巡查重点水域,并在河边商户设立“护鱼信息点”,张贴举报二维码,形成群防群治合力。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民护鱼的良好氛围。

  记者从于城派出所了解到,自生态警务模式升级以来,电捕鱼防控效能显著提升,响应速度与处置效率明显增强。孙振伟表示,将持续推进“生态警务+”水域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非法捕捞打击工作,发挥“水域警长”优势,切实守护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水清岸绿。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