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建成113家园艺驿站


    本报讯(记者  王斌)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目前全市已建成113家园艺驿站,“首都园艺驿站”小程序同步上线。市民可线上查询驿站地图、获取活动信息,这标志着首都园艺驿站迈入线上线下融合、智慧化管理的新阶段。

    北青报记者来到将府公园,全市首家郊野公园园艺驿站在公园南区的游客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园艺驿站里,绿意盎然、花团锦簇,有各类生机勃勃的植物,也有蝴蝶、蛇等动物标本,还有园艺专业书籍、自然笔记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后续的公益活动很让人期待,自然手工、科普课堂这些内容正好符合我的兴趣,而且离家很近。”一位家长说,他计划带孩子参与昆虫认知、自然体验等课程,让孩子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据将府公园园艺驿站负责人徐伟介绍,驿站构建“室内学习+户外实践”一体化平台,将从静态展示点转变为动态“自然体验出发站”。“室内将开展昆虫认知、花艺教学等课程,户外则组织寻找野生动植物、搭建昆虫旅馆、培育本杰士堆等实践活动,春季还会推出植树抚育项目。”同时,驿站将深化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社会认知度。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13家园艺驿站,“首都园艺驿站”小程序同步上线。据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络处副处长方芳介绍,该小程序实现了驿站服务的数字化升级,市民通过手机即可便捷查询全市113家园艺驿站的位置分布、开放时间,并实时掌握各驿站举办的自然课堂、花艺交流、种植体验等活动信息,打通了园艺服务与市民需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首都园艺驿站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已逐步融合园艺推广、自然教育、文化传播和社会交往等功能,成为市民的“自然课堂”和“花园式会客厅”。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市各区均建成园艺驿站,每年累计组织各类主题活动2000余场次,直接受益市民近8万人次,形成了服务民生的综合性园艺服务体系。

    展望“十五五”,首都园艺驿站将加快构建驿站联盟,推动提质扩容与协同合作,进一步拓展线上服务功能。同时,聚焦市民多样化需求,开发定制化、特色化服务项目,致力将其打造成为更贴近市民的“绿色生活空间”,为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注入持续的“民生温度”与“创新活力”。

    另据北青报记者了解,第37届香山红叶节昨天落下帷幕。本届红叶节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5万人次。今年红叶节期间,香山公园每周更新推荐“赏红”点位,不少游客手持地图“按图索骥”,在推荐点位赏叶、学习植物知识。公园启动智慧公园数字平台,随时观测游客分布,在双清别墅、致远斋、山顶香炉峰等景区启动40余次“区域小循环”,局部疏导游客。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