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消费主引擎 打造开放新高地 湖南十四五商务和开放型经济亮点纷呈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社零总额突破2.05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朋友圈拓展至235个国家和地区;212家世界500强在湘投资……11月10日,“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专场举行。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发布了“十四五”时期湖南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其中的一连串增长数据既实在又亮眼。

消费提质扩容,社零突破2万亿元

五年来,湖南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消费主引擎作用不断增强。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6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05万亿元,年均增长5.9%,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商品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带动销售近1400亿元,惠及1600余万人次。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9.6%、81.6%、20.1%。服务消费占比稳步提升,2024年居民服务消费占比达51.3%,较2020年提升8.2个百分点,健康湘菜、“湘超”赛事等带动文旅消费热潮。

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规模突破800亿元,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3.5%。长沙新消费“五小虎”强势崛起,茶颜悦色、文和友、、鸣鸣很忙分别在茶饮、餐饮、消费电子、美妆、零食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五一商圈获评全国示范智慧商圈,长沙跻身“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和“首店密集城市前十”。流通体系持续完善,新建或改造822个农贸市场,县乡村商贸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商贸服务业吸纳就业约800万人。“乐享湖南·湘当有惠”消费券等举措精准激活消费潜力。

开放纵深推进,吸引212家世界500强

湖南坚持产业开放与市场开拓并举,对外开放呈现向实向新向优态势。

全省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4874.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636.6亿元,年均增长3.7%,开放动能更加强劲。

高端装备、“新三样”出口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自主品牌出口占比提升16.8个百分点,外贸“含金量”“含新量”持续攀升。外贸“朋友圈”拓展至235个国家和地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2.1%,对非贸易额年均增长17%,规模居全国第8位、中西部第1位。

对外投资合作稳步扩大,累计2321家湘企走进113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实际投资额年均增长12.4%。、中伟集团、、隆平发展、星邦智能等企业跻身优秀跨国公司行列。“湖南建设”享誉海外,累计实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2057个。

创新“N+1”招商策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省湘商回湘投资新注册企业5498家,近4年累计到资约2万亿元。德国巴斯夫、日本永旺等21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湘布局。今年1—9月,湖南直接利用外资49.2亿元,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增长33.2%,开放型经济“含金量”持续提升。

平台能级跃升,数量居中西部前列

湖南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支撑体系。

湖南自贸试验区设立五年来,形成109项制度创新成果,7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中西部第一,新设企业近5.7万家,贡献全省近三成外贸外资。

中非经贸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成为中非间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带动签约项目512个、金额647.1亿美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扎实推进。

“东西南北上”“海陆空铁水”,立体联动的五大国际通道基本成型。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怀化东盟班列发运量均突破千列,长沙获批中欧班列国家集结中心,岳阳城陵矶港对俄直航、长沙国际航空客货运稳定运行。

开放平台数量居中西部前列,全省拥有19个国家级园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7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及3个国家一类口岸。多元开放平台为开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下一步,湖南将持续深化商务领域改革创新,着力培育高开放度产业体系、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畅通高质效内外循环,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更多商务力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