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竺军伟 通讯员 徐 英
本报讯 前天,由嘉兴市外办(友协)、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海盐县外办共同举办的第四期“外国友人游乡村”活动举行,来自俄罗斯、越南、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摩洛哥等“一带一路”国家的45位外国友人先后走进澉浦镇黄沙坞、通元镇丰义村,体验“千万工程”下的乡村魅力。
外国友人首先来到位于澉浦镇的黄沙坞橘园。秋日的黄沙坞橘园,漫山遍野的橘树上挂满黄澄澄的橘子,漫步林间,采一个橘子,剥皮入口,汁液充溢口中,满嘴清冽甘甜。
黄沙坞橘园占地450余亩,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由良蜜橘”抢先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则是420亩“宫川蜜橘”的主场,其糖度与风味均达到峰值。来到橘园后,外国友人纷纷拿上剪子和塑料袋,兴致勃勃采橘子、品美味。“第一次采橘子,很有趣,这里的橘子味道超甜,风景也很漂亮,以后想经常来。”今年22岁的叶凯伦(中文名)来自乌克兰,他说,原本以为中国只有城市比较发达,没想到乡村的景色更好。
茶山连绵,涌动着无边的绿意;月湖澄净,倒映着湛蓝的天光……第二站,外国友人来到位于通元镇丰义村,赏乡村秋景,体验非遗尺糕制作。
曾经的丰义村,砂石矿山遍布,矿坑裸露,尘土漫天。2006年,丰义村全面关停石料厂,开启生态修复之路。此后10年间,“丰义寻趣”项目启动、美丽乡村升级版落成、省AAA级景区村庄成功创建……如今,漫步在丰义村,只见茶山连绵,涌动着无边的绿意;月湖澄净,倒映着湛蓝的天光。通元的旧日容颜,早已寻不见丝毫踪影。
在丰义村工作人员带领下,外国友人一边欣赏月湖美景,徜徉湖中栈道,穿梭废弃矿坑改造的隧道,漫步绿意连绵的茶山,一边聆听丰义村在实施“千万工程”后带来的山乡巨变,迎着清新的空气,大家走得不知疲倦。
尺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小小的糕点中寄托着传统观念里“百尺竿头,步步登高”的好彩头,散发着热气的尺糕,是许多嘉兴市民舌尖上的相思。在丰义村文化礼堂,外国友人跟着村民兴致勃勃地学起了尺糕制作,把米粉倒入模具、压平,在糕点上点缀甜酱,一轮操作下来,虽然动作略显生涩,但大家做得不亦乐乎。“我是第一次来海盐,这里景色很美,也是第一次做这种米糕,很有意思。”来自孟加拉国的丁兵(中文名)说,他的家乡也以大米为主食,不过糕点没有中国这么丰富,他计划今后有机会就带身边的朋友来海盐农村赏美景、品美食。
夜色降临,此次“外国友人游乡村”走进海盐活动,也在浓浓秋意与中外文化交融中落下帷幕。外国友人纷纷表示,这次乡村之旅既领略了“千万工程”下乡村的优美,也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魅力。不少外国友人还边走边拍,计划将这一完美旅程体验做成视频,分享到国外的社交媒体上,把海盐的美丽乡村名片传递给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