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际班列运抵广元国际铁路港的货物。受访者供图试点进口种类
再生纯铝原料、再生变形铝合金原料、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
试点运输方式
选择集装箱装载的海铁联运方式
试点探索方向
试点企业在进口再生铝原料时,符合条件的再生铝原料可运抵广元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中心再实施检验,实现在“家门口”报关、清关和验货,节约综合成本
11月1日,价值72万元的再生铝原料,从日本经海运运抵浙江宁波,由火车转运至广元。日前,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铝原料检验监管模式优化试点落户广元。这是优化试点落户后,首批运抵广元的货物。
进口再生铝原料检验监管模式优化试点落户,意味着广元市的试点企业进口再生铝原料时,符合条件的再生铝原料可以在“家门口”报关、清关和验货。这将助力当地进一步降低铝企业原材料进口成本,壮大铝基新材料产业。
试出更高效率 时间缩短、成本降低“这是一次尝试,后续我们每个月都会从世界各地进口几千吨再生铝。”四川广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光华说,11月1日抵达的再生铝原料经广元海关检验后将运抵该公司。
进口再生铝原料检验监管模式优化试点,具体如何运行?广元市口岸和物流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永志介绍,入境口岸是宁波口岸,成都海关所属广元海关作为试点指运地海关,广元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中心作为试点场所,四川广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试点企业,再生纯铝原料、再生变形铝合金原料、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为试点进口种类,试点运输方式选择集装箱装载的海铁联运方式。试点企业在进口再生铝原料时,符合条件的再生铝原料可运抵广元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中心再实施检验,实现在“家门口”报关、清关和验货,时间缩短、成本降低。
“以前从海外运再生铝原料到广元需要半个月左右,现在只需要7至8天就能到达厂区。”叶光华算了一笔账,“进口再生铝原料运抵广元海关再检验,预计企业集装箱使用费等综合成本,每吨可节省300元至500元。”
2023年,四川广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剑阁,打造年产50万吨绿色循环再生铝综合利用及精深加工项目,主要为当地提供充足的铝原料保障。剑阁县依托他们作为“链主”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壮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仅在2024年就新洽谈铝基企业9家、新签约项目2个、新开工项目2个、新竣工项目1个。“我们在四川有30多家下游端企业,他们都能受益。”叶光华说。
目前,广元市在建成全省第二个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基础上,专门划设再生金属查验专区2100平方米,并配齐设施设备,可满足相关检验工作要求。
试出更强动力 铝产业发展供给更充足试点,利好的不只是广美新材料一家企业。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广元是全省铝基新材料产业唯一产业基地市,当地铝基新材料产业产值连续3年保持30%以上增长,2024年达到419亿元,正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以往,广元铝基新材料产业更多以原铝为原料,但因电解铝产能上限政策,原铝产能存在较大缺口。为此,近年来广元市大力发展再生铝产业,预计到2027年,广元市再生铝产能将达250万吨。
受限于国内供给不足,当地再生铝原料需从东南亚、日韩等地区和国家经钦州港、等口岸大量进口。试点落户,为广元铝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原料来源。
此外,开展试点工作,也将助力广元市构建进口再生铝原料集散交易中心。
依托交通优势,广元正积极打造中国西部现代化大宗商品物流中心、嘉陵江上游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班列组货基地。目前,广元已开通“泰国——广元”“日本—宁波港—广元”海铁联运班列等国际班列,依托广元国际铁路港铁路站点,可实现进出口货物全程提单、一票到底直接运抵目的地的物流运输要求。同时,广元出台了《广元市加快“百企千亿”中国绿色铝都建设十条政策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意在进一步吸引铝企业落户,辐射带动周边省市的铝产业发展。种种条件,都为打造进口再生铝原料集散交易中心做好铺垫。
此外,试点工作开展后,通过大规模购入再生铝原料,广元铝基企业的产成品出口欧盟承担的碳费成本将明显少于原铝。这将助力铝基企业破解国际贸易“碳壁垒”,降低企业成本、扩大出口量,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大循环中,实现企业的国际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