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出去玩,你还会选择邮轮吗?中国的邮轮产业,如今怎么样了,未来又会驶向何方?11月9日,作为“2025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的代表性产业论坛之一,“2025上海邮轮经济发展论坛”正式召开,来自全球的200多位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让邮轮经济这艘大船开得更稳、更快、更好。
活动现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邮轮市场“热”回来了!不仅是简单地把船开回来,更是有了新玩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汪泓给大家划了重点,她说,未来邮轮产业想发展好,得靠三个“看”。“向内看”,向内聚焦需求变革,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提高品质和体验感,所以行业必须从“比谁船大”变成“比谁服务好”。“向外看”,向外深化国际合作,拥抱数字化与绿色化浪潮,加强跟国际伙伴紧密合作。“向远看”,向远做强本土产业链,筑牢“战略高地”,核心部件不能总依赖别人,必须把自己的产业链做强。这一判断与国际行业领袖的观察不谋而合。皇家加勒比集团总裁杰森·利伯蒂在视频致辞中强调,中国市场的“高端化”与“年轻化”趋势正成为全球增长的重要支点,这让他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论坛同期发布的《2025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及景气指数显示,中国邮轮经济已从“攀升回稳期”进入“平稳增长期”,本土品牌市占率飙升至40%,年轻客群占比突破40%,绿色港口岸电覆盖率超85%,12大核心要点勾勒出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重塑”的清晰路径。
如何破解“链式协同”不足的瓶颈?这是圆桌讨论上,来自造船公司、运营公司、政府部门和高校的专家们讨论的核心问题。
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张旗提出,政策创新应从“上海样本”走向“全国共享”。目前,上海已实现设计建造、运营管理、港口服务全产业链布局,带动全国形成四大邮轮母港群,辐射日韩、东南亚及“一带一路”航线,彰显“头雁效应”。
中国邮轮经济的雄心不止于国内市场。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指出,“十五五”期间需聚焦“建设世界邮轮大国”目标,发挥示范区功能、激活年轻消费群体;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则提出,应大力发展邮轮入境游、康养邮轮等新业态,推动中国在2030年前跻身全球邮轮制造与运营强国。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邮轮的航迹已然绘就。中国邮轮经济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协同聚创新之力、以绿色谋长远之势。中国邮轮产业正以“深度协同”与“价值创新”为核心,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原标题:《以创新为舵,中国邮轮产业破浪前行正当时》
栏目主编:徐晶卉
来源:作者:文汇报 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