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亦觉兴味长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吴悠

  陆九渊有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要的是一种沉浸其中、从容不迫的读书境界。然而,快节奏的生活不断挤压着我们的阅读时间,水中潜行般的“涵泳工夫”着实难得。如我,虽钟情于阅读,却常因心绪烦躁或俗事之扰而少了捧书时间。每每于此,会陷入自怨自艾中,直到学着“听书”,方知时境的变化无法根本改变我们阅读的习惯。

  我喜欢在晨间慢跑,以运动的姿势和着四季轮回,这一跑就是十余年。先前晨跑时只会戴着耳机听听音乐或新闻,直到无意间在手机上装了一款听书小程序,才品出阅读的另一种韵味。这小程序每日编排一本书,二三十分钟就可听完,正合着我运动的节律。对照三国时董遇所提“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的“三余”读书时间,这是更容易被忽视的“边角料”。然在此刻听书,头脑极清醒、身体极轻盈、心境极澄澈,加上少有旁人打扰,极易融入书中那方世界,如此日日坚持,收获着实不小。

  于是,在清静的晨风中,我一边迈着舒适的步伐,一边沉醉在娓娓语音里。半小时左右听完一本书,有食快餐的意味,但眼不视卷的法子却能品出与传统阅读不全相似的感觉。听书App开发者为留住听者是颇动了心思的,无论是书籍的选择还是内容的编排,其专心专业程度远超我的想象。如我所用的这款,书籍种类极为丰富,以文学为主,又将政经、科技、生活等类编入其中,还别有心意地合着些日子应景地排上相应的书目。单就文学作品而言,也是经典与现代同在、国内与国外并重、鸿篇巨著与短章合集皆选。内容的编排因书而异,有的重在介绍书本梗概,有的详解作者书写经历,有时则交流阅读感受……凡此种种,总给我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有特色的解读。于是,日复一日的听书渐渐丰盈了我的阅读储备,让我从更多维的角度去品味所读之作。

  当然,阅读的尽头仍是捧起纸质书,听书让我对所读之书有更精准的选择。我常按“听”索书,在文山书海中找到最感兴趣的那本。因有先前听书的铺垫,多了份可参照的认知,再读时常会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曾经,我听过《千面宋人》一书,因书中介绍了赵抃的《山药帖》,便去书店买来细读。阅后让我欣喜不已,这是本养眼又养心的好书,书中既有那个时代士大夫的悲欢故事,更有一幅幅藏于博物馆中的书法精品。以我往常的购书习惯,是不会留意这类书的,或许,这是听书的另一“兴味”所在吧。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