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滇缅公路|寻访惠通桥与松山 重温滇西血战印记


历经风霜的惠通桥桥面(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历经风霜的惠通桥桥面(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10月30日,“重走滇缅公路”主题采访团沿怒江峡谷行进,探访惠通桥与松山战役旧址。

  据了解,自滇缅公路通车以后,抗战物资源源不断经过惠通桥运往前线,极大支援了抗战。惠通桥作为滇缅公路跨越怒江的唯一通道,不仅扼守着地理要冲,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存亡续绝的命运。1942年5月,日军逼近惠通桥,中国守军果断炸毁桥梁,将日军阻隔于怒江西岸,保全了怒江以东的国土。1944年,该桥经抢修恢复通行,为反攻松山、收复龙陵提供了关键通道。

  在惠通桥西岸的大山就是松山,松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境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战的主战场,也是中国抗战收复的第一片国土。松山战役胜利后,加速了龙陵会战的进程,并为后续芒市、遮放、畹町作战夯实基础,最终将日军成功驱逐出国门,打通了滇缅公路,为中国抗战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完)

滇缅公路“老虎嘴”(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滇缅公路“老虎嘴”(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滇缅公路惠通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滇缅公路惠通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横跨怒江两岸的惠通桥(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横跨怒江两岸的惠通桥(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惠通桥旁的碑文(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惠通桥旁的碑文(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惠通桥桥面(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惠通桥桥面(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惠通桥桥头(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惠通桥桥头(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松山战役纪念碑(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松山战役纪念碑(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松山战役旧址的“战争见证树”,其树身上布满了弹痕(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松山战役旧址的“战争见证树”,其树身上布满了弹痕(10月30日摄)。新华网发(刘东 摄)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