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泽随写生经济活力迸发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叶奕暄 楼郁馨) “窗棂的雕花要再勾一道细线条,才显得出明清木构的精致”“石板路的阴影色里加一点赭石,更贴近秋日午后的光影”……10月30日,龙游县泽随村梵歌艺术中心内,大学生围坐写生,画板上,白墙黛瓦的古民居与田间金黄的稻浪相映,而不远处的“之乎泽野”咖啡店,正飘出阵阵醇香,成了学子们休憩、交流的“艺术补给站”。

  这座被誉为“浙西明清建筑博物馆”的古村落,因保留大量雕梁画栋的明清建筑、曲水绕村的生态景致,成了全国艺术类院校的采风优选地。自2024年5月梵歌艺术中心正式运营以来,至今已迎接近10万人次学子,服务全国2000多所院校的视觉传达、动画等专业师生。“每年3月油菜花开时,村里满是写生的学生,古建筑、花海、溪流,都是天然的画纸。”该中心总经理林圆月说,为填补淡季空白,接下来还将推出非遗传承一对一教学,预计年接待量将增至12万人次至13万人次。

  写生经济的红火,让“之乎泽野”咖啡店这样的新业态有了生长的土壤。推开咖啡店木门,原木色吧台与青砖墙面相映,墙上挂着学生随手画的泽随村速写,角落的书架上摆着介绍古村历史的书籍。站在店内的小院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错落有致的村庄尽收眼底——这些细节,都是村集体与店主共同设计的小心思。“我们想让咖啡店不只是卖饮品,更是学生们交流创作、感受古村文化的空间。”店主傅倩说,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学生会分批来歇脚,点一杯咖啡,聊聊写生思路,有时还会把画稿铺在桌上请同伴提建议。如今,咖啡店每天学生消费就有两三千元营业额。

  来的人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烤饼摊主徐师傅把摊位从镇上搬回村里,学生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两三百个烤饼,“以前守着老房子没收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村民徐大姐种的青菜,成了梵歌艺术中心食堂的固定货源。村里还引进了露营小院、奶茶店等新业态,其中露营小院年租金3.85万元,酒吧年租金超4万元,单这两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增收近8万元。

  “不仅要让学生‘来得了’,更要‘待得住、留得下’。”泽随村党总支书记徐跃成说,接下来村里计划收集学生的优秀写生作品,在农户墙上打造“百家画廊”,让古村的每一条巷子都充满艺术气息。从“养在深闺”的古村落,到“画笔涌动”的写生基地,泽随村正以艺术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绘就越来越生动的共富图景。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