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载货飞赴中国空间站 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首次应急发射,圆满成功!
搭载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我国于11月25日12时11分成功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中国载人首次应急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11月25日15时50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将转入组合体停靠段,后续将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的返回飞船。
“发一备一”模式 空间站稳定运行的“双保险”
“5、4、3、2、1,点火!”随着倒计时口令的下达,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点火升空。约10分钟后,船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1月5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因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推迟返回。在总指挥部决策实施应急发射后,正在发射场待命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和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迅速进入待发状态,启动16天应急发射流程。
从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我国载人飞船发射采用“发一备一”的滚动备份模式。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备份的运载火箭与载人飞船可以迅速从待命状态转入发射状态,执行空间站应急救援任务。
据介绍,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为无人状态,装载了航天食品、航天药品、新鲜果蔬、针对神舟二十号飞船舷窗裂纹的处置装置等,后续将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的返回飞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应急发射任务有三个关键点:第一,这枚火箭和之前发射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配置完全一样。虽是无人飞行,却完整配备逃逸塔,时刻保持载人状态。第二,把原本30多天的标准流程压缩到短短16天完成。第三,中国航天的“生命之箭”,有备才能无患。从“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到“宁可备而不用,绝不用时无备”。这背后,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生命的至高尊重,是对航天员、对全国人民最硬核、最温暖,也最让人安心的承诺。
神舟二十二号飞行任务,是一套成熟可靠的体系,它不仅为中国空间站稳定运行上了“双保险”,更为未来长期的太空驻留、频繁的天地往返,铺就了安全坦途。
16天应急发射 中国航天同时间赛跑
正常情况下,发射一发长征二号F火箭需要30多天的准备时间,而本次神舟二十二号任务,启用了16天应急发射方案,这样快的速度是如何实现的呢?
专家介绍,速度的提升,并非简单地“赶工期”,而是基于科学分析和大量的前期准备。研制团队将火箭测试发射的工作分为两类:可以提前完成的安装、操作类工作;需要在接到明确指令后进行的测试。中国集团曾耀祥说:“我们把能做的工作、不重复性的工作合理分配。比如操作类、安装类工作全部提前做完;测试类的工作,接到任务后再紧急开展。”通过这种模式,团队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核心流程时间,同时还对测试项目进行了优化,并对无人发射状态下的流程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
目前,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状态良好,正在按计划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神舟二十号飞船将继续留轨开展相关试验。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记者 李国利 刘艺)